那么從宏觀角度看LED照明“綠色照明”推出的時代背景,四點原因:
首先,人口的持續增長導致一次能源消費量不斷上升;其次,由于各國的經濟發展不同造就了不同的能源消費增長模式,發達國家因進入后工業化社會,經濟向低能耗、高產出的產業結構發展,能源消費增長速率明顯低于發展中國家;其三,地區能源消費結構差異化明顯;最后,疫情及政治原因的不可控性,能源貿易及運輸壓力增大。
同時,全球氣候變化日趨嚴重,而氣候引發的自然災害愈演愈烈,人民環保意識也日趨增強。由此一個多元化、清潔化、高效化、全球化和市場化趨勢發展的“綠色經濟”,成為打破能源困局的突破口。
20世紀90年代,一全球性兩個大洲貿易格局形成,先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美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的自由貿易協定,緊接著歐盟經濟市場一體化形成,最后是世界貿易組織(WTO)成立。
三個圈子形成后奠定了世界自由貿易的基礎與區域壟斷的格局形成。而1997年各國簽訂的《京都議定書》進一步推進了綠色照明的發展目標與任務,并且鼓勵支持了LED照明技術的研發創新。
2007年美國的次貸危機與反傾銷政策,打擊了剛處于發展期的照明行業,使得出口銳減。但中國照明企業臥薪嘗膽,引進先進設備與研發新技術,在2013-2016年間使得LED芯片國產替代率上升,且中小功率產品性價比大幅提升,終于趕上LED芯片的第二輪上升周期。中國正由此從貼牌代工逐漸實現全產業鏈國產化。
上個世紀90年代初由美國國家環保局提出“綠色照明”概念。其包括高效節能、環保、安全以及舒適四個指標。高效節能顧名思義保證足夠照明情況下消耗盡可能少的電能,從而減少電廠的排污物,達到環保目的。光照清晰柔和且不產生紫外線,防暈光及光污染等為達到安全和舒適的目的。
從宏觀角度看,綠色用電的具體實施可分兩方面,一方面降低能耗,另一方面研發新技術、新產品。全國用 LED 替代白熾燈,可節能約41.67Mtce(2018),可見其節能成效顯著。隨著技術的發展,如今的LED照明已發展到成熟后期,開拓新應用成為必然性,如智慧照明的跨行業結合,如不同應用場景下的照明系統與大數據結合。
從微觀上講,企業淘汰舊產能,研發新節能產品的速度以及長遠目標的可行性決定其未來發展??萍疾粩噙M步,市場日新月異,對于LED照明行業來說,墨守成規,不及時割肉甚至不關注市場預期變化,就容易被時代所淘汰。速度就是效率,有時候就是勝出的關鍵,這需要企業時刻了解世界局勢,以及政府的產業規劃,從而及時甚至超前進行決策調整。